防疫宣導與應變措施
CCDS2020全國大專院校資訊行政主管研討會
防疫應變措施
防疫應變措施
1.收集並追蹤與會者、合作廠商與工作人員健康相關資訊
2.搭乘交通車的與會人上車司機會協助測量體溫,且搭乘時須配戴口罩
3.進入研討會場後,二樓與八樓皆會架設紅外線測溫設備,以確認與會人員身體狀況
4.研討會場提供足量酒精與洗手乳
5.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,降低疾病感染風險
防疫宣導
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,包括鼻塞、流鼻水、咳嗽、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,但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感染後比一般人類冠狀病毒症狀嚴重。
目前已知個案罹患COVID-19感染症狀之臨床表現為發燒、四肢無力;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,有些人可能出現呼吸困難;嚴重時可能進展至嚴重肺炎、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、休克等。 除上述症狀外,亦有部分個案可能出腸胃道症狀(多數以腹瀉症狀表現)或嗅覺、味覺喪失(或異常)。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資訊,患者大多數能康復,但也有死亡病例,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,如糖尿病、慢性肝病、腎功能不全、心血管疾病等。目前尚無疫苗可用來預防COVID-19,應避免直接接觸到疑似COVID-19個案帶有病毒之分泌物與預防其飛沫傳染。
預防COVID-19措施:
1.維持手部衛生習慣(尤其飯前與如廁後)、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
2.出門時應配戴口罩
3.脫下口罩後,若稍後欲繼續使用該口罩時,建議可先將口罩污染一面往內摺後,放置於乾淨透氣的容器內保存
4.脫除口罩時,應避免直接碰觸口罩外側,以避免其上污染病菌透過手的觸摸而散佈
5.保持室內1.5公尺、室外1公尺之社交距離;電梯內或其他社交距離短、空間密閉之場所,無論是否佩戴口罩,均應避免交談
6.以拱手代替握手,且遵循不碰觸彼此之原則
7.身體不適時請停止上班上課,先留在家中觀察、休息,需要就醫時請說明旅遊史、接觸史、職業以及周遭家人同事等是否有群聚
8.減少探病與非緊急醫療需求而前往醫院
9.居家檢疫、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,請遵守相關規範
相關COVID-19最新消息請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查詢
https://www.cdc.gov.tw/
